导演把目光放在香上,十分新鲜。可能只有像我这样钟情于香的人才会关注到这样的影片。一集比一集好,渐入佳境。最后一集或许有所倒退,但它谈的是医道,在我心中的意义非凡。华佗对决策者心灰意冷,纵有一身医术又有何用?知道如何救人却又不能施救。一如今日的我,与神医竟有同感。
杨贵妃用香意在于宫中体会炎凉,李清照用香意在以梅花自喻而明志,苏轼用香意在借喻政见,黄庭坚用香意在助人回忆故旧,华佗用香意在治病救人。李清照和苏轼两集最好。
如果只谈内容和形式,或许本片还并不是那么出彩
少见的优秀影片,值得多刷慢品。说是记录片,其实更像是电影,不管剧本还是画面呈现都非常极致。看第一集雨霖铃才知道这词牌是唐明皇创制,曲子貌似失传了,但词牌名还在,导演用柳永的雨霖铃韵脚推理原词调性真是太赞了。发现香消玉殒真是太适合形容杨贵妃的遭遇了。
最深的记忆就是味道,这个说得太对了。刚开始还以为是香料制作片,后来以为是宫廷剧,最后想不到讲的是香味和历史故事,绝!
用鲜为人知的故事讲香,用香来扬道,这才是古人看香的格局。
李清照和梅香这集看的有些憋屈
最近追的一个历史纪录片《惟有香如故》每集的名称都是一支词牌名,第四集的传主是黄庭坚,而标题是《南柯子》。看完正片,突然理解了导演意图。
因为需要糅合香料和政史成为符合影片格调的故事,所以内容明显深奥,需要的融合知识太多,再加上台词里大量双关金句。即使对我们这种文史哲专业观众来说,也很难不暂停一下,思索思索。
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,而且应该算是最有名的。但后期跟苏轼陪绑,一起都被打入元祐党籍碑(影片中沿用早期碑名奸党碑,好评)。最终死在流放地广西宜州
看到这个作品实属偶然,语言中立和平,却令人惊艳,有辩证法的哲思。
没有拉踩,也没偏向某价值,把“不合时宜”与“风骨”打进香炉里,提炼出香味给人看,说历史如陈情,让人想起了黄仁宇。
共情帝王、共情小人物,共情女性、诗人、政治家、文人、君与臣、杀人犯、军人、医者……不唐突,不武断,如案前燃起一柱香,燃烧本身就是旅程,袅袅青烟如同蹈火,身处火海仍能起舞。
看完前两集,还以为这纪录片专门讲女人,贵妃是皇权之争的燃料,世代文人常把权力的堕落归咎于女人,大概源于女人的软弱
赞!!!这部《唯有香如故》竟然把纪录片拍出了电影的质感,沈永鹏导演通过借助某几种香的特点,再现了杨贵妃,李清照,王安石,苏轼,黄庭坚,曹操,华佗等历史名人的丰满形象,让我们可以沉浸式的了解中国历史,了解中国的香文化,非常有创意,有特色,有看头!!!
能看出沈导团队真的是用心了,大爱!!!
希望沈导团队以后继续推出类似系列好作品,多出经典,让我们继续更好地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,提高艺术欣赏水平,提高对美的追求!!!
“天资喜文事,如我有香癖。”黄庭坚毫不讳言自称“香癖”。有香陪伴,无论待罪编管还是颠沛流离,都能怡然自得。年后追剧《惟有香如故》,看到《南柯子》,顿觉五味俱全。此篇最有傲岸古风。片子中讲的是用腥臭的海螺合香,寓意是坏人、好人旨在一念之差、一念之合。此故事让人联想到李自成仰头看着智化禅师,眼中有泪光。智化禅师说道:“佛曰,放下屠刀立地成佛。一切因果,皆在你一人身上,无数杀孽,皆因你一人引起……”范信中是个杀人犯,经过点化终成善果,最终又返朝为官
惟有香如故:《黄庭坚一集封神》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fujiacm.cn/dy/id-32219.html